實驗室玻璃器皿的基本操作 

1. 取得藥品:

“三個錯誤”

  1. 不准用手接觸藥品;
  2. 不準嚐藥味;
  3. 不允許將鼻孔放入容器口內聞氣味

註:原試劑瓶取出或使用後不可退回實驗室。

A:取得固體藥物

塊狀固體用鑷子(具體操作:先將容器水平放置,將藥物放入容器口中,然後慢慢豎立容器);取粉狀或小顆粒藥時使用湯匙或紙槽(具體操作:先將試管水平放置,小心地將藥匙或紙槽放入試管底部,然後使試管直立)

B:取得液體藥物

少量服用時可使用小滴管。使用量較大時,可直接從試劑瓶中倒出。 (註:將瓶塞倒在桌上,標籤朝向手掌,防止試劑污染或腐蝕標籤,斜握試管,使瓶口緊鄰測試物管子)

2.物質的加熱 可以使用試管、燒瓶、燒杯、蒸發皿來加熱液體;

使用乾燥試管、蒸發皿、坩堝加熱固體
A:將試管加熱至試管內液體。一般情況下,應與桌面成45°角。預熱後,集中在試管底部並加熱。

B:加熱試管內的固體:試管口應稍微向下(防止生成的水流回管底,導致試管破裂)。
注意:被加熱的儀器外壁不應有水。加熱前應將其乾燥,以防止容器破裂。加熱時,玻璃儀器底部不要接觸酒精燈中心,以免容器破裂。熱燒的容器不應立即用冷水沖洗,也不應立即放在桌上,應放在石棉上。

3.過濾是從液體(即溶液、不溶性溶液,必須採用過濾方法)中分離不溶性固體的方法,如粗鹽純化、氯化鉀和二氧化錳的分離等。

操作要點:“一貼”、“二低”、“三”
「一貼」指用水潤濕的濾紙緊貼漏斗壁;
「雙紙」係指濾紙邊緣略低於漏斗2邊緣,濾液液面略低於濾紙邊緣;
「三通」的意思

  1. 燒杯靠近玻璃棒
  2. 玻璃棒緊貼三層濾紙
  3. 漏斗末端靠近燒杯內壁

4.組裝、組裝儀器時,一般依由低到高、由左至右的順序進行。

5.檢查裝置的氣密性。首先,將管子浸入水中,然後用手掌將物體擰緊。 (現象:噴嘴內有氣泡,手離開時,管內形成一段水。

6.玻璃儀器的清洗,如儀器中可能添加不溶性鹼、碳酸鹽、鹼性氧化物等,可用稀鹽酸清洗,然後​​用水沖洗。如果儀器附有油脂,可用熱蘇打溶液清洗,也可用清潔劑或去污粉清洗。清洗的標準是儀器內壁上的水不會形成水滴,不會向下流入溪流中。當均勻地附著一層水膜時,就表示已經洗乾淨了。

七、常用事故處理方法

答:使用酒精燈時,不慎引起酒精燃燒,請立即用濕布擦拭。
B:酸性溶液不小心灑在桌上或用碳酸氫鈉溶液清洗皮膚。
C:鹼性溶液不小心灑在桌上,用醋酸沖洗。不慎灑在皮膚上,用硼酸溶液沖洗。
D:若濃硫酸不慎灑在皮膚上,請勿先用大量清水沖洗。

如果您需要資訊或有任何疑問,請聯絡 WUBOLAB, 實驗室玻璃器皿製造商.

發表評論

您的電子郵件地址將不會被發表。 必填欄位已標記 *

請填寫表格進行下載

要求快速報價

我們會盡快與您聯繫,請留意郵件  “julie@cnlabglassware.com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