實驗室安全防護知識
在實驗室中,常使用有腐蝕性、有毒、易燃、易爆的各類試劑和易破碎的玻璃儀器和各種電氣設備。為確保檢驗人員的人身安全和實驗室的正常運行,檢驗人員應具備安全操作知識,並遵守實驗室安全規則。
1 基本安全知識
- 1 實驗室內嚴禁飲食、吸煙。嚴禁將實驗儀器帶入試劑及更換餐具。所有試劑和樣品均應有標籤,容器中不得含有與標籤不符的物質。
- 2.當試劑瓶磨塞打開不牢時,可將瓶子在測試台邊緣敲擊、砸碎,使其鬆脫;或用吹風將發瓶稍微加熱使其膨脹;也可在縫隙中加入幾滴強滲透液(如醋酸乙酯、煤油、滲透劑OT、水、稀鹽酸)。嚴禁用重物撞擊,防止瓶子破裂。
- 3 易燃易爆試劑應遠離火源並妥善保管。加熱易燃試劑時,應使用水浴或沙浴,並注意避免明火。高溫物體(如熱搪瓷)應放置在保溫層上,不得隨意放置。
- 4.將玻璃棒、玻璃管、溫度計插入或拔出膠塞或軟管時,應墊上布,不得強行插入或拔出。切割玻璃棒、玻璃管、組裝或拆解食品器具時,要防止玻璃棒、玻璃管突然損壞而造成刺傷。
- 5 使用電氣設備時,請務必防止觸電。請勿用濕手或濕物接觸電器開關及電器開關。實驗結束後,應及時切斷電源。
- 6 各種檢測儀器的安裝、調試、使用及維護應嚴格依照儀器使用說明書進行。分析天平、分光光度計、酸度計等精密儀器應放置在防震、防塵、防潮、防腐、防曬及環境溫度變化較小的室內,以確保儀器的正常使用,電源電壓應一致;應嚴格遵守操作規程。儀器用完後,關閉電源並將各旋鈕恢復到初始位置。
- 7 實驗室應保持乾淨、整潔,廢紙、碎玻璃片、火柴棍等廢棄物放入垃圾桶;廢酸、廢鹼等廢液應倒入廢液罐內;灑落在試驗台上的試劑應隨時清理;清潔實驗室地板時使用濕式清潔工具或吸塵器;實驗結束後認真洗手,離開實驗室時仔細檢查水、電、門窗是否關閉。
- 8 實驗室發生事故時,檢查人員應及時處理,切勿驚慌。精密儀器著火時,應使用滅火器滅火。當油類和易燃液體著火時,可用沙子和濕衣服撲滅。當金屬和發煙的H2SO4著火時,最好用黃沙滅火。應先切斷電路引起的火災,然後再撲滅。一旦發生重大火災事故,應及時報警並採取措施,防止火勢蔓延,減少損失。
- 9.檢查者燒傷時,用浸有ф=95%酒精的棉花覆蓋傷口,或用雞蛋油(用有機溶劑從雞蛋中提取的脂肪)塗在傷口上,並塗上藥物進行外治。如遇強酸濺濺,先用水沖洗,再以w=5%NaHCO3溶液沖洗傷口。傷勢嚴重者必須送往醫院救治。
- 10 檢查人員因吸入有毒氣體出現頭暈、嘔吐、噁心等症狀的,應先離開現場,到空氣流通的地方休息。病情嚴重者應送醫院救治。
2 濃酸、濃鹼的使用與儲存
濃酸、濃鹼的腐蝕性很強,容易對人體造成不同程度的傷害。若濺到皮膚上會引起腐蝕、灼傷。吸入濃酸蒸氣會強烈刺激呼吸道。
因此,使用時應注意以下幾點:
- 1 使用濃酸時,請勿用鼻子聞或將瓶子對著人的臉。
- 2 使用過程中,要防止液體濺到皮膚上,以免燙傷。
- 3 使用倉庫時應戴上橡膠手套及防護眼鏡。如果瓶子較大,必須一手托住瓶底,一手握住瓶頸。
- 4 使用移液管吸取液體時,必須使用橡皮球進行操作。
- 5 請勿在烤箱中烘烤。
- 6 稀H2SO4應在耐熱容器中進行,僅將H2SO4沿壁緩慢倒入水中。不要將水倒入H2SO4中並用玻璃棒攪拌。溫度過高時,應先降溫冷卻後再繼續加入。配製NaOH或KOH的濃溶液時,也必須在耐熱容器中進行。如果需要中和濃酸或濃鹼,必須先稀釋。
- 7 粉碎或研磨NaOH時,小心防止小塊或其他危險物質碎片飛濺,以免灼傷眼睛、臉部或身體其他部位。
- 8 使用濃H2SO4作為加熱浴時,操作必須小心,眼睛應留有一定的距離,火焰不得超過石棉網的石棉芯,攪拌均勻。試驗反應應在濃H2SO4介質中進行。加入濃H2SO4時,應用玻璃棒攪拌。切勿用攪拌代替攪拌,以免飛濺。
- 9 請勿將濃酸、濃鹼廢水倒入水箱中,以防阻塞或侵蝕下水道。
- 10 當濃酸流到操作台時,應立即以適量的NaHCO3溶液中和,直至不產生氣泡(如濃鹼流到操作台,可立即加入適量的稀醋酸) ,然後用水沖洗。桌面。
濃酸、濃鹼的保存
- 1 濃酸、濃鹼應貯存於陰涼、通風、遠離火源、與其他藥品隔離放置。架子應採用耐腐蝕材料(耐酸水泥或耐酸陶瓷)製成,不宜過高,以確保進出安全。
- 2、試劑瓶使用後應立即密封並放入避光。
- 3實驗室安全用電知識
- 電氣設備使用規則
- 1 電氣設備應有專人管理,並定期檢查。使用前應檢查開關、線路等零件是否安全可靠。戴上絕緣手套,站在絕緣墊上,遵守設備使用規則。
- 2 電線絕緣應可靠,線路安裝合理。應根據負載選擇合格的線路熔斷器。不得以銅、鋁等金屬線代替,以免燒毀設備或發生火災事故。
- 3.切斷電源時,斷開所有用電設備。恢復供電後,請依操作步驟接通電源,以免損壞設備。
- 4、使用新的電氣設備時,應先了解設備的性能、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項。對於長期使用的電氣設備,使用前應檢查性能是否良好。如有洩漏,應立即停止使用並進行維修;若出現其他異常現象,必須立即停止,通知專業人員維修後,方可投入使用。拆卸和修理。
- 5 設備及電線應保持乾燥清潔,不得用濕布或鐵柄刷清潔。
觸電和急救
造成觸電的主要原因是:缺乏安全用電知識,不熟悉用電設備的性能和使用方法,盲目操作;違反電氣設備維修規程;電氣設備絕緣性能不好,人體接觸漏電部分觸電;長期年久失修 電氣設備沒有及時修復,勉強使用。輕微的震動會導致肌肉痙攣,從而導致休克、呼吸和心跳。
萬一觸電。應採取以下急救措施:
- 1 先迅速切斷電源,然後進行救援。觸電未斷開電源時,施救者應戴橡膠手套、穿膠底鞋或將木板擦乾,並使用絕緣設備,如乾木棍、乾衣服等,使觸電者不致觸電。開電源,但應注意避免觸電受傷。 。
- 2 將觸電者放在地上,立即檢查呼吸和心跳。若呼吸停止,應立即進行人工呼吸;當心跳停止時,同時進行人工呼吸和胸外按壓,並及時送往醫院搶救。小心防止被燒傷的皮膚感染。